從實際應用來看,激光技術不僅在工業制造領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,更逐步拓展到多個新興應用場景。包括表面清潔處理、增材制造、自動駕駛傳感、醫美整形、三維感知、新型顯示和智能照明等領域,這些創新應用將為激光行業帶來跨越式增長,特別是在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兩大領域的拉動效應尤為顯著。

 在OLED顯示制造領域,AMOLED生產工藝可分為三大環節:前端背板制備、中段蒸鍍工藝和后端模組組裝。激光加工設備在這三個環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:背板環節主要用于材料退火處理;蒸鍍環節涉及精密切割、玻璃分離和質量檢測;模組環節則專注于柔性面板的成型加工和邊緣處理。
 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方面,鋰電池生產流程可分為電芯制造和模組組裝兩大階段。激光加工設備在這兩個階段都得到廣泛應用:電芯制造環節主要用于極耳連接和殼體密封焊接;模組組裝環節則主要用于電芯間的互聯工藝。
    從設備投資角度來看,鋰電池生產線自動化程度不同,每GWh產能的設備投入在4-10億元之間浮動。其中激光加工設備占比相當可觀,每GWh對應的激光設備投資約為6000-7000萬元,且隨著產線自動化水平提升,激光設備的投資占比還會進一步增加。
    